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系部新闻 >> 正文
  今天是:
  探寻非遗瑰宝,品味药食同源,医学与护理系赴宁化开展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8 16:18:03   浏览次数:[]
 


为深入推进“非遗入课”教学改革,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专业课程教学,2025年9月7日,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医学与护理系《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组织师生前往宁化县,开展以“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非遗入课’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一日研学活动。

本次活动由药学教研部教师带队,6名优秀学生参与,前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江玫丽老师的工作室进行实地学习与体验。

活动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

活动伊始,师生们在车上复习了擂茶常用原料如艾叶、车前草、薄荷等的中医药知识,为后续实践打下理论基础。抵达宁化后,师生首先参观了当地青草药摊,实地了解擂茶原料的采集与使用。

 

辨识百草。师生在宁化农贸市场的草药摊前,认真调研擂茶所用各类青草药。

在传承人江玫丽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聆听了擂茶的历史文化、民俗背景及其“药食同源”的中医药智慧,并观摩了传统擂茶制作工具的使用与全套工艺流程。

 

 

薪火相传。省级非遗传承人江玫丽老师为师生生动讲述客家擂茶的历史文化与制作精髓。

下午的实践环节中,同学们分组在江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擂茶,从原料辨识、捣碾力度到冲泡手法,每一个环节都认真体验、积极提问。

 

知行合一。同学们在传承人“手把手”指导下,亲身体验擂茶研磨的关键工序。

制作完成后,师生们品鉴了自己的作品,并与传承人制作的擂茶进行对比,从口感、技法和中医药搭配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点评。

 

成果品鉴。图中为活动现场制作的正宗宁化客家擂茶。

总结提升,深化课程内涵

活动尾声,带队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中医药学概论》课程内容,总结擂茶所体现的“药食同源”理念与中医药配伍原理。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所学所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学不仅掌握了擂茶制作技艺,更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总结升华。活动尾声,带队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知识,围绕擂茶“药食同源”的价值开展研讨。

 

收获满满。研学活动结束后,全体师生与传承人江玫丽老师(第二排中)在其工作室门口合影留念。

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心得摘录:

"这次研学将《中医药学概论》课本上的抽象理论变得触手可及。"2024级药学专业学生李雯馨在实践报告中写道:"当我亲手研磨薄荷时,才能真正理解其'辛凉解表'的药性;搭配艾叶和车前草时,才对'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有了直观体会。这碗擂茶不仅是饮品,更是一剂融合了中医药智慧的运动处方。"

"江老师对草药药性的精准把握令人叹服,"另一位药学学生戴慧分享道:"她能根据饮用者的不同体质和季节变化,灵活调整配方中各类草药的比例与配伍,这为我们未来从事药学工作,理解'辨证施治'和个性化用药上了生动一课。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的专业信念。"

 
 
     
[打印]   [关闭本窗口]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高岩路6号

邮政编码:365000   电话: 0598-8222265

传真:0598-8223736    E-mail: smhlxbgs@126.com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 2008-2017